10年前因為匿名撰寫告密信舉報法官貪污弊端的拿督賽阿末在上週一篇專訪中說出一句非常玩味的話:
「你可以去調查一個人問:『你是否有貪污』,他說『沒有』,然後你說,『謝謝』,結論是指控是『沒根據的』。」
他在質疑什麼是「調查的準繩」時,就是因為他的告發信內容已完全被推翻,而10年前賽阿末因這封匿名信而「被逼」辭職。這樁舊事在訪談中重提後,遭首相署部長納夾蝦J諷寫匿名信是「個人報復」行為,這也帶出身為「吹哨人」的困境。
醜聞大鬧挺身而出的「吹哨人」,往往先成為道德正義的標靶,反之弊端則放在兩旁。去年杪芙蓉一名女生傅子君向反貪污局舉報警員貪污,警員無罪後反而起訴女生誹謗,就是絕佳的諷刺。
而公共賬目委員會主席拿督沙里爾因置喙景觀橋的賠償額,而遭工程部長拿督斯里三美威魯歇斯底里的對罵,除了讓人感到莫名其妙,但公眾利益的問題弊端卻遭冷落,訴諸情緒的謾罵和威權式地對抗,除了是轉移視線,也顯現出專業應對能力不足,更是不敢問責的諉過心態。
哨聲響起,是一種監督與制衡的表現,也暴露出整個體制里審計過程的漏洞。
但是很多時候,當事人會質疑吹哨人的動機與意圖,歪離正題地反擊來掩飾逃避,更牽扯旁人參與,在雙方或多方對質時渾然忘我,以致對錯真假也不分。
去年汽車入口准證爭議風波,前首相敦馬哈迪醫生和國際貿工部長拉菲達的罵戰即是最佳實例,以致議題模糊化。
馬哈迪在上週三時還是老調重彈掀輿論巨浪,還帶出其他三大疑竇,以致內閣部長受訓準備書面答案來解答,但也因為馬哈迪醫生舉足輕重的份量,政府才如臨大敵應對,但一般平民的反問,只能形同悶響。
在封閉的、階層架構嚴謹的、權力分配不均、而又無管道協調的體制里,就愈蓄積張力,愈有可能在爭議的時刻激發吹哨人出現。
但馬哈迪貴為前首相,在這次吹哨點評後也遭護主者激烈反彈,這種不辨是非而棒殺吹哨人真的成為一種常態了。
0 把回音: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