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來西亞人在海外大放異彩時,就像走在響屧廊,行之有聲,
那麼為什麼離家?而「老家」的意義是什麼?
大半年前知悉何蔚庭的《台北星期天》嶄露頭角,心裡想:
我更好奇的是這位來自南馬的獨中生,怎麼會當成導演?
何蔚庭以鏡頭講述著外勞的心聲,他的個人的故事則像鏡子般,


原文刊于2011年1月1日,《東方日報》、1號人物專訪
專訪:陳富雄
專訪:陳富雄
何蔚庭18歲離開老家麻坡後,闖蕩天涯20年,2010年11月憑《台北星期天》,成為新鮮出爐的台灣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可謂一鳴驚人。
他掌控劇情長片的編導功力讓人驚艷,而這部被譽為「良心之作」的外語片,講述兩位菲律賓外勞,怎樣在台北市中心搬遷一張紅色沙發。
何蔚庭是大馬藉、卻以台灣電影人揚名,也跨境踏入異文化捕捉菲律賓外勞在台灣的生活風景,有一份異鄉局外人的奇情。
16歲起就立志準備當導演,他在大馬織夢,卻在異鄉起飛。回想起馬來西亞這個「國家」,該只是「家國」。何蔚庭坦言:「我回家,就是回麻坡的家,我回的只是『家』,並不是那個國家。」
他掌控劇情長片的編導功力讓人驚艷,而這部被譽為「良心之作」
何蔚庭是大馬藉、卻以台灣電影人揚名,
16歲起就立志準備當導演,他在大馬織夢,卻在異鄉起飛。
●何蔚庭:「馬來西亞政府對電影沒甚看法」
這是一語道中目前馬來西亞人才外流的心跡。
何蔚庭接受《東方日報》的越洋專訪時談到「鄉愁」,「
他是先到加拿大、美國洛杉磯求學,之後到紐約唸書,接著在台灣「
他說,「在馬來西亞政府(的電影制度)還未完全開放、
「我不熟悉馬來西亞,也不熟悉馬來人的文化,
而在馬來西亞,馬來片就是大盛。他直言,「看到阿牛的《
何蔚庭來自麻坡的中產小康之家,畢業自中化中學,「
一切都在不言中。所以他闖到了海外。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嗎?然而,
●仍是大馬人,電影無意中寄情大馬
年深異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多年來何蔚庭陀螺自轉,
「我還是馬來西亞人。」但他招認:「我的馬來話還是不行。」
在《台北星期天》裡,
至于這是否是對「祖國」的致意?何蔚庭猛說「不是」。但他補充,
他說,他在北美生活12年,一度搬回馬來西亞生活,但「
首先是在新加坡落腳,拍了一些廣告,「
然而如此漂泊,何蔚庭說這不是刻意的流浪,「
而《台北星期天》有一張沙發,是否是寓意他「流離」的生活,
電影的留白處,往往就是共鳴。

■ 明志要趁早
張愛玲的名言:「出名要趁早」。但其實立志與明志要更早。
而如今16歲的新生代會做什麼?當時他就常寫影評投稿到報章,「
有「知」的疑惑,當然也要有「行」的實踐。而當年唸導演,
他說,他在小時讀過雜誌得悉美國紐約大學唸電影最好,環境也棒,
18歲中化獨中畢業後選擇到加拿大深造,其實也是挑戰權威。
而當時何蔚庭的英文也不行,但他就沒在意什麼。
「我在統考中英語考得很差──我媽也說,『你真大膽,
當時那一代的獨中生通常選擇到台灣升學是必然,
但只是次選,當時他是與一群朋友到加拿大,大夥兒就一起闖海外。
那麼怎樣練好英文?就是從書、電影中吸收養份,「
當然還有一些訣竅,何蔚庭說,「我知道當導演就是要寫劇本,
他說處境喜劇最妙的是可在精簡間散發出笑料,而且會有許多俚語。
大馬獨中生的窘境,他也躲不過:「我居住在南馬,

■25歲前仍經得起吃苦
何蔚庭回想起20來歲時,說得有些雲淡風輕,「
但都沒什麼放在心上了。他說,25歲前闖,膽子比較大,
何蔚庭在台北呆10年,如今吐氣揚眉奪獎,而這十載是臥薪嚐膽,
他在台北首5年可說得是過得苦。「初抵步時是由零開始,
那時他31、32歲,該塵埃落定了,他卻處于靜態。
「我父母親也不禁擔心問:要不要找一份工作來做?

■親子教育
在怎樣的家庭環境下,可以蘊育一個孩子的夢想?沒有否決、
何蔚庭來自一個大家庭,父母親有16個兄弟姐妹,
其父親對他們三姐弟都是給予非常大的自由度,
「兒時喜歡《星球大戰》,還收藏了很多玩具…
他說父親是開雜貨店,生活忙碌,他們姐弟都在店裡呆。
「我還記得以前看過一部經典電影《火燒摩天樓》,
如今時光流逝指縫間了,何蔚庭在指縫間再回眸望大馬,
他說每次回麻坡,一定會回母校中化中學一趟,
如今他在台北落地生根,「在台北,學校都處于街道,
----------

●年齡:40歲
●中學:麻坡中化中學
●學歷:美國紐約大學電影系畢業(1995年至1998年)
●曾在加拿大多倫多、洛杉磯求學
獲獎記錄:
─畢業作品「Still」:獲得紐約大學影展華塞曼獎第三名
─2005年:憑短片《呼吸》在坎城影展影評人周獲頒「
─《呼吸》曾受邀參展逾35個電影展
─2008年,短片《夏午》曾受邀參展逾10個電影展,
─《台北星期天》是首項劇情長片,
─《台》在台灣也破百萬台幣票房,引起全城輿論
●其他拍攝作品:《台灣人物誌之劉金標》以及《無牆博物館:
0 把回音: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