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失業大學生有多少人?誰也說不清。
連政府部門也還在建立著資料庫來搜集真正的數據,但初步概念是說大馬有6萬名大學生失業,大學畢業就是失業的寫照,怎麼也不是國內多家國立私立大學在積極招生授課後,所愿意見到的局面。
但事實上,大學生失業在至少10年前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現在卻成了無可厚非的無奈,皇帝的女兒也愁嫁,這是絕對的諷刺。
如果理性看待其後果,除了削薄生產力,更浪費國家資源、人力荒廢,更是增加社會成本,也說明了高等教育質量有問題,教育收益更是不高。
大學生失業早已成為一種現象,但是否演變成一種常態,這才是值得關注的地方。同時,是自愿性失業,還是真正地沒有能力找到一份工作也有差別。
前者是有所而不為,後者是無能而不為。但我不相信需要調整學科綱要來遷就就業市場,因為大專學府本來就是需要培訓全人的就業人才,每個學科與知識的洗禮下,行行都可出狀元。然而我國的勞動市場真的已屆飽和點嗎?
這些大學生無法安頓在工廠生產線上,反而國家要引入不計其數的外勞來填位,卻成為社會治安的計時炸彈。
政府過去叫嚷要求生產線自動化,推動智慧型經濟,以拔尖人才的人本經濟發展,但我們又到了怎樣的階段?
大學普及化後,雨露均霑是好事,但只有齊頭,拔尖計劃和重點培植都沒有在盡善的資源進行。一批批保送生除了拖欠學費,也有者樂不思蜀而不返國,沒有歸國的學人,這也是資源上的浪費。
近幾天來一連追讀國際知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傳記,雖然他在美國揚名,但走在動盪時代,在物資短缺的西南聯大修完碩士,負笈美國後繼而在1957年獲得諾貝爾獎成為全球首位華裔得主。
相比之下,當年我國還剛獨立,如果以我國一個年輕的獨立國家來看大學生失業問題,我們應該怎樣自圓其說?
一位部長說,「我們快要送一名大馬人上太空了!我們希望未來可生產出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即使他不像楊振寧35歲獲獎時那麼年輕,但至少他是大馬人。」
可是,大馬人的競爭力在哪裡?我們還未遇到成長的極限,就已遇到自己局束自己的枷鎖。在「本土全球化」(glocalization)的視野和口號下,我們沒有格局,只有困局。
0 把回音: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