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份千呼萬喚的國家汽車政策出爐時,我們抵達首相署採訪,赫然發覺原來主講者是首相署的媒體公關組官員。
兩人雖是照本宣讀,到最後仍難以招架媒體的詢問,譬如拒答「車價是否有下跌?」。我更訝于他們應答的本事,然而到底還是盛名的「四樓幫」,其中一人還回答我說「你問的問題等于叫我數天上的雲有多少片」。迄今我心裡最大的疑問是:為何一套如此重要的國家政策,是由不相關人士來交代?
政策執行迄今已3年,當中換了3個國際貿工部長。如今新任部長慕斯達法與前任國際貿工部長兼副首相慕尤丁宣佈該政策將在今年9月完成檢討,我們再度拭目以待有何新花樣。但你與我都已心裡有數,即使是新政策出爐,車價不會如此「輕易」地削價。
該政策是在2005年杪時發佈一套框架,但實際內容空洞化,其中一項目標就是要將大馬打造成一個區域性的汽車製造、組裝與分銷中心。
在2006年3月時政策的詳情正式出台,具體的7大措施包括重組國產稅與入口稅架構、憲報頒佈進口汽車價格、宣佈成立「工業調適基金」(IAF)來提供獎掖,但凍結發出汽車生產執照等。
該政策更有6大目標,包括提升競爭力、促進汽車與零件出口等以外,就是要將大馬締造成一個專注在利基市場的汽車區域中心。
但這麼多年來,政策的執行是一個謎。直至3年后,慕尤丁日前才透露,原來該政策成功吸引到135項總值23億7000萬令吉的投資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只有12.3%是外資。惟慕尤丁沒有交代到底是哪些項目──是高檔的汽車技術開發、大規模的汽車組裝與生產,還是低端的零件生產線而已?
換言之,我們不知道這套政策的具體功效,包括是否達標。而執行政策時是否應有一套參照與監督的績效關鍵指標(KPI)?但市場與業者對整套政策的反應,從初期一兩年時車市是兵敗如山倒。除了汽車業者喊痛,連車主供車的血汗錢也付諸東流,包括二手車價滑跌,車價也大貶值,以致即使要賣車,銀行的車貸欠款還遠高于時價。同時,當時還大鬧車貸發放嚴苛,有意要買車也無法貸款。迄今這些問題是否已解決?
當時政府也缺乏應急的救市對策。而即使當時業者等呼籲就如「舊車換新車」的換車券也石沉大海。是時機不對還是后知后覺,直至去年11月時大馬才推出此策,但迄今只有區區5000人參與,可謂為時已晚。
再說普騰從工業調适基金(IAF)中獲得政府撥款,但是否有善用撥款來開發新汽車?這一兩年來推出普騰的新車款,包括賽佳、柏桑娜與最近面市多元用途休旅車,都是使用之前原有的車盤,屬于「舊瓶新酒」的翻新,但仍是姍姍來遲。同時,賽佳與柏桑娜如今大賣主要是售價低,這多少也歸功該基金的「變相津貼」。
一套政策需適時調適,是非常務實的作法,特別是如今經濟時局變幻,出手要快是無可厚非。但回想06年的政策只有愿景沒有戰略。如今回歸到國際貿工部來進行檢討,希望不再是那種如百納被般地修補,或是由外行人來擬寫出一套不知所謂的東西。
除了戰略外,我們回到最核心的老問題:怎樣打造汽車企業的競爭力?怎樣可以歸還公正給消費者與汽車業者?如果仍是謎一般解不透,我們又得等幾年後再來一套新政策吧!
0 把回音: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