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網站虛應故事

首相署副部長阿都拉曼透露我國共有900多個官方網站,近千個網站裡到底有多少個是讓人民可以馬上寫出網址的網站,恐怕不超過五個。

他還說大馬的資訊通訊應用已達全球第五優秀,但這近千個網站是否真正發揮效益,利惠人民,恐怕還是一個問號。

我們平時在編採作業時需要刊載大量的數據、實情資料,各官方網站必成為我們非去不可的地方,然而很多時候就是空手而歸,一無所獲。

但若是與新加坡或其他先進國家的官方網站相比,就好像豐沛的熱帶雨林對比貧瘠沙漠一樣,以致有時讓我們在上本地官方網站,幾乎會有拋電腦的沖動。

縱觀大馬政府各官方網站,就可知普遍犯上以下的通病。其一是內容蒼白薄弱,乏善可陳,更是流于片面而斷層,資料層面也不多元。更匪夷所思的是還保留著四五年前的資料而完全沒有更新。換言之,網站儼然已廢置到出現「蜘蛛網」。

同時,也不是每個官方網站都設有英文版本,即使是有英文版,也是語法劂~百出,讓外國人摸不著頭腦。

更多時候,官方網站的內容不紮實,在超連結裡沒有多少個網站可以互通到其他相關網站。即使是豐沛多元的資料,也因介面過于複雜、華而不實的炫麗以外,而埋藏在「庭院深深」,如同大海撈針。有時我們想了解一些部門底下的法律條文,也空無一物。

其二就是技術成份低格,即使有形式,也沒有風格,更多是粗製濫造,例如在煙霾嚴重時期要查看空氣污染指數,環境局的網站負荷不了過多的客流量就癱瘓了幾天。奇怪的是,連首相署的網站也設下密碼頁,而無法進入。

至于官方網站其他實用功能如全文檢索、個性化服務、線上辦事等更是欠奉了。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個官方網站是由專業隊伍在認真監測網站作業,或是與時並進更新資料、整合與採集數據,也沒有與受眾者促進互動,即如本報「東方前線」報導,寄了2天的郵件到市議會,紛紛石沉大海,就知道官方網站效率有多高。

一個真正有效率的官方網站,講求最緊密的互動,可用性與實用性是關鍵,但也應講求精簡作業流程。如果這些網站只是務虛地作門面開放而已,大馬如何打造一個真正廣泛應用的通訊資訊工藝國度,或是締造電子作業的政府?

0 把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