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生港口自由貿易區(三):還未蓋棺前

導讀:

有人說現在就批死巴生港口自由貿易區,是言之過早,我就想探討一下到底自由貿易區是什麼一回事,當然還要四週瞧瞧,我們到底有多少個成功與失敗的自由貿易區。

其實說透了,什麼自由商業區或自由工業區,最大的甜頭是減免稅務,物流其實只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因素,如果這些工商區成功騰飛的話,臨港加工物流因素就是如虎添翼了。

我覺得中國大陸用上「保稅區」這名堂是相當傳神,也是言簡意賅的,奈何本報的編輯對這字面意義摸不著頭腦,聲稱不能讓讀者一下子就意會到稅務優惠,而沒有以保稅區來標題。

我並沒有引用太多成功的歷史放進我的新聞報導中,僅僅看一衣帶水的新加坡就是一個成功例子,但是新加坡是地少而成本高,馬來西亞在這方面是可以比拚的。

無論如何,巴生港口自由貿易區只是以船運為主要物流管道,距離吉隆坡國際機場仍相當遙遠,因此空港物流是有一些阻礙的。

大馬現在面臨的處境是,製造業的成本(人員等)過高,人員的技術也未成行,加上后起的中國與越南等國家,在製造業的競爭力我們是處于瓶頸,所以我們才看到如此多的外資撤廠。

現在搞一個物流園區,等同將自己再逼進了胡同,檳城就是一個借鏡──如果檳城的工業區如此成功,為什麼不在當年就搞好物流業,而需等到今時今日在北部走廊發展計劃(NCER)才大肆發展物流?

我再設想若是巴生港口自由貿易區有朝一日謝天謝地是成功了,那政府會如何保住這些外資不讓他們移師陣地呢 ?所以我也另外闢了一則文來評述。

巴生港口自由貿易區在初端已冒出如此多醜聞,我希望現在所說的一切不是「蓋棺定論」。

--------------------------------------


原文刊于2007年8月8日《東方日報》
物流支援製造業?
臨港加工 補絀突圍

巴生港口自由貿易區的前身是一片沼澤地,原是西港用作擴充為堤岸,並轉移河道,然而該地面積不足,交通部索性開闢成為一個加工區,冀能成為經濟增長點。

以港口腹地來發揮經濟效益,可達到吸引外資、技術轉移及製造就業機會為主要目的,這種區港聯動,也可以起著聯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窗口和橋樑作用。

縱觀世界各地,以物流掛帥的自由工業區與商業區多不勝數,新加坡就是成功例子;但失敗個案也不少。如果借鑑歷史,我們應為巴生港口自由貿易區找一個定點,為其未來把脈。



在中國,自由貿易區言簡意賅地被稱為「保稅區」,一些具有國際貿易、現代物流、臨港加工和商品展銷4大功能,享有海關、稅收、外匯等優惠政策。

事實上,在東北亞地區作為國際大港的城市,紛紛藉助樞紐港條件和腹地經濟發展,來建設保稅物流園區,競爭形勢越來越激烈。這種趨勢在后進國家更為常見,就是瞄准外資挹注下的磁鐵吸金能力。

以幅員不廣的鄰國新加坡為例,整個國家就是一個自由貿易區,反之大馬與韓國等,則劃分了幾個地區開闢成自由貿易區。而中國有15個保稅區,其中上海外高橋、天津港與深圳的物流發展名列三甲。

以天津港保稅區為例,中國在1991年已批準建區,大馬則在1993年頒佈巴生港口為自由商業區,北港、南港與西港后來逐年轉型晉級。

直至2002年,再將原名為英達島、西港旁的地皮羅列為自由貿易區,以商業與工業活動並重,悠悠又等了幾年,巴生港口自由貿易區如今才正式啟動。

在時間跑道上,大馬的步伐已落后沉滯。隨著外圍環境的變化,以物流業支援在大馬已宣告「遲暮」的製造業,是否還行得通?

雪蘭莪州貨運與報關行公會主席陳亞明,接受《東方日報》專訪時就說:「大馬可以在製造業與越南等國家競爭嗎?未來我們行嗎?」

「我們只有在擁有原料的製造業上發展,例如橡膠業、石油與天然氣。以電子電機製造業為例,皆源自日本,我們在這裡只是加工,但沒有什麼價值。」

因此,陳亞明認為,巴生港口自貿區的誕生,可帶來船貨,讓我國臨港加工,取巧地避過目前製造業的尷尬境遇。

同時,該公會副主席林榮國不諱言,大馬面對新加坡嚴峻的挑戰,因為許多貨船都流失到新加坡,導致大馬港口的貨櫃吞吐量降低,並增加我國的貨運成本。

然而,新加坡也面對內部的物流挑戰。根據該國經濟檢討委員會分析,由于地以稀為貴,導致土地租金與工資成本增高、其他難題包括地理空間小、境內市場也不大、欠缺有經驗的物流專才、供應鍊管理不足。

因此,這些都是大馬發展巴生港口自貿區時,可以用取長補短的形式來發揮所長。


-----------------

副文一
自由貿易區:並非想像中美好

物流型的自由貿易區雖然可帶來一連串的好處,構築美好經濟愿景,不過光明背后也有陰影,自由貿易區只帶來局部的利惠。

一般的論點包括,自由貿易區對當地經濟的正面作用有限。同時,如果有關的經濟改革已是「沉痾難起」,那麼自貿區的效力並不大。

一些輿論並且認為,自由貿易區對一個國家的外資只有小幅貢獻,而要發展國家區域經濟,這是退而求次的方案,真正最優良的政策是打造一個優化、促進性的經濟環境。

雖然自由貿易區可帶來就業機會,無形中促成社會發展議程,可是在不少個案中,催生的就業機會比不上人口尤其是勞工人口的增長速度。

同時,外資入駐后將聘請本地工人,但這些員工是否受惠于前沿技術,而達到技術轉移?檳城的自由貿易區情況就可看出其難度。

據一項報告指出,在1990至1997年之間,主管級及有技能的員工從20.3%減少至12.6%,而持有中等職業技能或「一無所長」的勞工,從66.9%增至81%。換言之,在增加就業機會后,不意味著本地員工的職技真正受到培訓。


-------------
副文二
●達喀爾的慘痛教訓

自由貿易區並非「一擊即中」,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開闢的自由貿易區,就成為世人流傳的歷史敗筆。

達喀爾早在1974年就創設自由貿易區,2年后營運,是非洲國家中先拔頭籌的舉措。儘管享有不少的財務獎掖優惠,但無法實現製造就業機會、外匯與吸引外資的目標。

在1986年時,該自貿區聘有1200名員工,但在1990年時減半至600人。儘管當時該國政局穩定及有源源不絕的資金援助,然而10家企業只出口逾400萬中非洲法郎(今日匯率只相等於2萬8800令吉)的產品,經濟貢獻微不足道。

當時塞內加爾政府給予的關稅與稅務優惠,與鄰國或競爭者相似,包括給予企業稅回扣、海關免稅、半加工品等免稅。

然而,該區在營運上受到官僚作業拖累,其他破壞因素包括政府過于嚴管勞工市場、勞工生產力太低、工廠租金規格不標準化等,而運輸與水電等費用過高,更佔據出口品的25%成本。最后自貿區以失敗告終。

-----------
副文三
建區容易守業難:3大因素保溫

巴生港口自貿區剛開跑而不順遂,但長期如何為自貿區保溫,管理單位必須考慮3大因素。

這包括租戶的流動性、成本與質量的變動以及稅務優惠,才能達到策略性作業。

租戶起初落戶,可能是因成本低廉、地點適中而看上這裡,然而過了一段日子後,管理單位必須先知先覺並持之以恆地分析、加強自貿區的優勢。

通常,租戶考慮撤廠移往海外,會顧及遷廠成本、當地員工的職技水平與學習進程,更重要是供應鍊(原料、供應商等)的變動。

至于成本與質量則是互相拉扯,租戶希望要求低成本營運,又可享有優質物流服務,但兩者通常不能兼得,而自由貿易區必須與時並進地發展,甚至在物流設備方面轉型來保持競爭力。

最后,只是一味給予稅務回扣已無法保證能留住租戶長駐,因為在全球化沖擊下,稅務體制日趨複雜,管理單位必須要做到精明的全球稅務規劃,否則會流失既有的租戶。

由于巴生港口自貿區的商業報告還在交白卷,以下的架構或可做參考範本,以探討該自貿區能走多遠。

0 把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