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首相
泰國首相沙瑪來到馬來西亞時,第二天早上就到了首都燕美巴剎去逛一圈,還去吃了肉骨茶。
你看到一個首相如此親民地閒遊巴剎時,才知道這是沙瑪一向以來的習慣,我讀到他是到菜市檢視物價,並要以此來作物價制定的功課時,我真的有些感動──一個首相能如此草根性,和親民,貼近民眾。
他還能告訴記者:馬來西亞的肉雞比泰國的便宜。
我們的首相阿都拉,是否知道現在的肉雞價是多少?他是否有真正地去過巴剎巡視?甚至是華人的菜市去巡視?阿都拉政府的物價制定,是否有下場到巴剎搜查資料?或只是在冷氣房裡閉門造車?
我想燕美巴剎的小販用「受寵若驚」來形容是不為過的,因為可能他們一世人,都沒有迎接過首相,特別是自己國家的首相。
讀著沙瑪吃肉骨茶的新聞,你會感慨:這是別人的首相,我們的首相呢?
●
~現在的首相
很意外的,我今天週四下午我是讀到《亞洲華爾街時報》的一篇有關馬來西亞的時評「重振馬來西亞」,讀到了我們的首相。
當時非常想取下拿來譯整理成新聞與讀者分享。可是時間與人手不允許,就作罷了。
事實上,阿都拉在政治海嘯後,飽受馬哈迪逼宮下台聲後,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到該國際性的報章,《星報》原文照登,而《新海峽時報》則摘譯,我不知道那文是否是首相署的四樓菁英的「抬轎子」之作,不過字裡行間可看得出是非常淺顯的字眼,空泛的內容、論點平淡──都是講述阿都拉自己要如何讓大馬迎對挑戰等之類的談話。
那是一種「競爭力」、「全球化」、「挑戰」等慣用字眼拼湊起來的自我陶醉文章。
不過,今日亞洲華爾街時報的文章,則非常刻薄地批評阿都拉的失敗與了無新意,我摘錄了其中幾段:
「阿都拉在過去兩週的宣佈並非不值得一提。上週四,他體認到國家司法中有『貪腐』而宣佈成立獨立委員會來遴選法官。星期一時他承諾強化大馬反貪局、立法保護吹哨者、改進政府採購措施…但這些點子一點也不新。事實上,阿都拉在2004年上任時已答應要做得更好。
「大馬選民給他四年來履行承諾。上個月,選民就發出了他們的諭令:他們將13州裡的5州政權交給了反對黨。」
「隨著這項訓誡,阿都拉現在才看來察覺到大馬的民主多重要。而他重振大馬的點子完全抄自反對黨的功課。安華主導的人民公正黨長久以來都倡行司法改革及保護吹哨者。」
「…如果首相可將他重新定位成一個享有民眾愛戴的『改革者』,巫統內部在12月黨選時欲推翻他的行動將更為艱難。要展現出重振巫統的意志,也是阿都拉緩沖反對黨力勢的一個機會。
首相也可能需念及他的政治遺產,在馬哈迪掌權逾20年後,阿都拉被視為是過渡性人物,而能為他的國家帶來更自由。起初他真的做到了,鬆綁媒體監管,緝拿幾個貪污官員,但一如上個月的投票結果來看,迄今他還是失敗了。」
安華說:「阿都拉的去留都是好事,他被驅逐,會分裂巫統,他若是在位也讓反對黨得利,因為他很弱勢。」
老實說,我們也真的應該感謝馬哈迪能揀中了阿都拉,才能締造出馬來西亞的新歷史一頁,我們也要感謝阿都拉,因為阿都拉現在的功能,就是繼續壯大反對黨與弱化一黨獨大的局面。
馬哈迪在大馬怒吼後,又跑到英國向阿都拉咆哮。國際媒體給予馬哈迪高度與顯著的報導與採訪,與阿都拉遭冷落,甚至被狠批的情況對照之下,是冰火兩重天。你會覺得幸運,因為馬來西亞不能讓人遺忘的,是馬哈迪,但你會覺得悲哀,馬來西亞教人記不起的,卻是阿都拉。
可是,馬哈迪是過去的首相,但現在的首相呢?
0 把回音: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