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啟德:說出來不是要改變你

門沒打開而沒出路,往往有另一扇窗打開視野,馮啟德如今快樂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希望各方能平和地打開心窗來對話。




刊於《東方日報》,「一號人物」專訪
2012年3月1日

或許平時是站在邊緣,但提到平權時,馮啟德第一個站在前線。然而他在去年11月召集「性自主」活動時,卻鬧翻天。

起緣於一個「性」(Sexuality)字,即使之前連辦三年平安無事,只是辦講座、研討會等的活動,但去年11月經馬來報炒作成「性濫交」派對等的傷風化、腐蝕人心莫須有罪名,千夫所指下警方下令腰斬,復辦無期。

馮啟德還因此收到死亡恐嚇,打著這場「文化戰」時,這位平權社運份子的聲音仍犁不平,他接受《東方日報》的專訪時強調發聲的權利,「說出來不是要改變你的立場」,更堅信:「凡遇不義仍沉默,這不是姑息惡行嗎?」


馮啟德未「轉化」成社運份子前,曾隱藏同性戀者身份而「入櫃」12年;他曾自責而向教會尋求救贖;但從屬靈生活跨到社會實踐,這跨越是一點一滴累積,特別是接觸藝術後,開始反省自己。

「如果我默不作聲,你就會包容我,就等於強姦犯對受害者說,我們干得好好的,為什麼你要喊叫?」

「歧視他人者永遠不自知,視為尋常事,這是為何我們要告訴他們,但當我們說出口時,人們覺得被冒犯。」

倡行平權而再闢戰場,要用心底話,在人的語言與心靈上週旋,馮啟德認為,「這是一場文化戰爭,這也是想像力的抗爭。」

他認為人們抓著恐懼感不放,但恐懼是非理性的,「當你給他們實情、數據時,也趕不走這種恐懼。所以有時你需要從內心、打動情感的話,用心底話來對話。」

「性自主」活動本是邀請淨選盟2.0主席拿督安美嘉等作推介人,後來安美嘉也受池魚之殃而被討伐。馮啟德說,其實他們要辦該活動,是要找發聲平台。

●無法高談闊論的「性」

他說,性少數被欺壓事件層出不窮,例如中性人被毆打、常被宗教局檢舉罰款亦無力償還;「發生很多事情,但人們不知道,還說:『我們已很包容』了,所以請給我們機會告訴你發生什麼事。」

馮啟德認為當今社會仍欠缺一套語言,以成熟的姿態談論「性」(Sexuality)。「第一,主要論述仍由政客主宰,而媒體也受他們控制。第二,語言本身這載體,仍無法處理它。『性』(Sexuality)翻不成馬來文或中文。Sexuality不完全是Sex(性),那是有關主體、自主權。」

他認為一個國度,一個人應有權力決定自己的未來,「這才叫獨立,國家獨立,人民也應自主。」

●人權不是比人數,多數也會變少數
但倡行平權者不是希望享有特權,馮啟德認為,平權是希望獲得相同的權利及認同。「人權不是數字遊戲,不是關於誰的人數比較多,更不是眾與寡之分。我們關注的是『一』──你可以給一個人很多權力,但你要確保每一個人都享有同樣的權力。」

不少人仍以「多數」者自居,「小數服從多數」下往往以眾欺寡, 但馮啟德提醒,「當你說『我是多數者,我應享有更多權利』時,你也威脅著自己,因為有朝一日,當你淪為少數者時,你一句話也不能說。」

即使有些人,不敢站出來支持同性戀、雙性戀、變性人的權益,但他仍然鼓勵其他人透過淨選盟遊行等社會運動,繼續推進大馬民主發展。「最終我們可以看看彼此,然後感謝彼此在這項民主發展路上的貢獻。」

結婚育兒不是為了排遣寂寞

馮啟德剛從英國倫敦回來,應大馬留英生之邀而給演講;他發覺當地有頂尖的大馬學生不願回國,就是因為本身是同性戀。

有者還對家人訛稱仍單身、或不再是同性戀,「他們在英國享受到自由,但在英國有許多法律可保護你,可是在你心深處、你的家庭、你的伴侶關係,法律是保護不到的。」

他不解為何一些家庭會向同性戀的子女棒打鴛鴦:「是什麼樣的家庭會要求子女孤獨一人,而不是與一個讓他們開心的人相偕同伍?這是多麼地瘋狂?他們寧願孩子孤獨、傷心。」

「當你的家人都不在時,讓你開心的,就是你新組織起來的家庭,一起執子之手,但你不准快樂地度過。」

當年馮啟德對其母親「出櫃」時,過程漫長迂迴。第二次攤牌時,其母問他為何仍無法「矯正」過來,他反問母親:「你還要我嘗試多久?我花了12年的時間嘗試去糾正自己、沒法去愛任何人。」

其母接著說:「但你應該結婚,這樣你年老時才不會孤單…」但馮啟德反問:「你結婚、你有孩子了,但你不感到寂寞嗎?」

「她不懂得回答我的問題,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感到寂寞。不管我們有多少的伴侶,心中總有一部分的寂寞,別人觸碰不到,只是我們不敢說出來。」

「我對我媽說:『我知道你是寂寞的,而你也知道婚姻改變不了這狀況。要讓另一個人來幫你排遣寂寞是不公平的,因為怎樣處理寂寞,是自己的責任。』」

「學習自立,經歷過寂寞,讓我了解到我可以做最真實的自己,即使寂寞也可以娛樂自己、過得很好、不需要害怕寂寞。關鍵不是不會感到寂寞,而是不怕寂寞。」

他最後向母親告白:「若你選擇拒絕我,我就不會再回來了。讓我回到選擇拒絕我的家人那裡,其實沒什麼意義。」

「如果我所愛的兩個人處在不同的世界,這就好像把我的心給活生生地撕開一樣。我要讓我的世界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希望你能夠見見我的伴侶。」

性是政治工具:不去管理,國家為你管理

馮啟德認為,在人生中有時慾望薰心,許多人卻不明白自己的軀體,進而恐懼性、慾望,「他們極盡一切去處理,還去聆聽他人意見、或交由法律。但人們不清楚自己的慾望時,就易被人剝削。」

他說,法國哲學家傅科說過性是一種政治工具。「但性是你核心的一部份,藉著性與另一個人產生聯繫,如果性交給體制去掌控,他們會讓你感到孤單,因為他們區隔你。」

「國家機關會說,『你的慾望很污穢,你需要被管理,那我們會為你管理。』」

過去歷代許多暴政都使用性相關的法律來打敗異己,證明性與政治是相棲相連的,「從羅馬古時代到德國納粹期間,都使用性相關法律,因為你不需去證明它,你只需說出來。」

「每項訴求都伴隨著責任;你要自由,你就要負責;但許多大馬人不願負責,性也一樣;當我們談到性慾望時,那也是有責任的。」

我們不是孤軍作戰

馮啟德曾經安份守己,捂著耳朵過活,但有一次他聽見已故的社運份子冬妮卡欣提起一些遭警方羈留而死亡的印裔少年真人真事時,他開始捫心自問:「這麼多年來我是怎樣捂著耳朵去聽這些故事?我是怎樣在這國家生活?」

「我覺悟到如果我繼續不作聲,其實我是姑息著這些人以我之名,以『保護』的名目來作惡。但我不需要這種保護──這種剝奪無辜者權益與性命的保護。」

那麼就議政、關心社會吧!可是馮啟德發覺對人談起政治時,許多人會如此反應:「我不愛談政治」、「政治與我無關」、「我不理政治」等。但他堅稱:「你不愛理政治,就是政客所要的。所以現在我們都是從政治家檯底下撿麵包屑。」

或許不少人是因為無助,而選擇置身事外?馮啟德說,「所以我們常說,你不是一個人孤軍作戰,我們一起去做。這不是指捍衛同志權利而已,而是一起捍衛其他人權益。」

「說到底,我們都是同囚一室、拴在一起的。」

然而他發覺到,許多大馬人未認清自己有權利,「但那不意味著我們沒有權利,不論國家是否認可我們的權利,我們應自己去認可。」

說出來不是要改變你
馮啟德在接觸戲劇等藝術界後,眼界大開,心眼也打開了,並直言「藝術界人士比宗教界人士更開明。」

他在中學時獲得東盟獎學金到新加坡最頂尖的中學求學至18歲,期間當了基督徒而遭反西化的父親反對。他曾經在教會積極「改造」自己的性取向,但徒勞無功。

馮啟德當時曾為教會劇團寫劇本,鑽研聖經故事,按圖索驥讀回當時的歷史故事,發覺主流教會將許多相關政治的環節給切割出來,剩下的基督精神都是符合主流、中產的。他向教會領導人抗議,得到回應是「你簡化故事就行,一般人不明白的」。

這些年來他分別三次向父母出櫃坦承同性戀者身份,如今是完全「出櫃」,但強調自己將性取向宣之於口,不是要改變聽者的立場。

「我只是說明我的看法,我是同志我ok。我有權這樣過活也沒什麼錯。人們可以唱反調,沒問題,但當我與你唱反調,你卻說你要殺了我、奪走我的權益,那我無法尊重這一點。」

儘管豁了出去,「但如果說沒有社會壓力是騙人的,特別是你接到死亡恐嚇──你走在街上時看到自己的同胞,恍然感到有個不認識你的人要殺害你,你的信念就改了。」

如今馮啟德辭去了藝廊總監的職位,全身投入自由撰稿人身份,也積極搞藝術活動,包括本月在靈市一家廣場發起、別有意趣的「我是一枝鉛筆」說故事嘉年華,為家長與教師而設的工作坊,包括為孩子讀故事等。

「小學時我們常被要求寫一些作文題目,包括『我是一枝鉛筆』、『我的志願』等,這活動就是要探討這些作文題目背後的意涵──包括灌輸了建制要打造我們的模式,這些志願等都需符合主流思想的。」







採訪手記:理念型的想像

性議題與性運動向來是大馬社會最少、也沒甚勇氣碰觸的一塊,即使挑起來時都是污穢、歧視性的,而性自主活動在去年遭「高壓暴力」的手法開刀被貶為「社會公害」等,就是明證。

此次訪問,我是想以平實心態去聆聽一位挺身而出的藝術工作者兼社運份子,其論述的底蘊、複合的經歷和深刻的思索是由何而來──他到底怎樣找到了自己的聲音。

但我還是問:是否有人告訴過你是理想主義者?你的烏托邦沒達成時是否曾沮喪過?

他說,「一個人的快樂不是靠環境來催生,如果你要依靠外人來打造自己的烏托邦,你永遠都不會快樂。重點是你的想像,想像你要處於的所在,一邊想像時你就走著去了。」

當時我想起披頭四的那首名曲──「想像」中那句經典歌詞:「你可以說我是發夢,但我不是唯一作夢的人。」但我這篇訪談,可為讀者勾勒出一幅理念型的想像。



人物誌:
●姓名:馮啟德(38歲)
●家鄉:馬六甲
●學歷:新加坡萊佛士初級學院畢業、萊佛士書院及林國榮創意科技大學(平面設計文憑)
●身份:性自主嘉年華召集人、藝術顧問、自由撰稿人
●資歷:Annexe藝廊藝術活動總監(2007年-2011年)、Kakiseni.com編輯(2003年-2006年)、Octopus.com.my作者(2000年-2001年)
●性自主嘉年華獲律師公會、聯合國、國際特赦組織等海內外組織贊助及合作。馮啟德也負起宣傳、募款及身兼協調員角色。
●經歷:
─2009年2月25日,其談話「請別過濾描述我是誰的字」,成為《時代》雜誌新聞網站的當日金句,全球皆讀
─2008年受美國大使館及肯尼迪中心邀請參與在紐約及華盛頓的展覽。過後受邀到日本參與名為《創意城市的潛力》交換展覽。
─2011年11月受邀到墨爾本,擔任世界文化藝術高峰會講員。
─2012年1月受英國及愛爾蘭大馬學生理事會邀請到英國向大馬留學生演講
─曾受邀到性別權利及社會藝術進行演講
─曾負責為國際特赦組織、伊斯蘭姐妹組織、獨立新聞中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非政府組織的舉辦活動如展覽、人權慶典、電影放映會









0 把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