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My amplification
I invent nothing, I rediscover 陳富雄部落格
Home
About
Contact
Subscribe
我是…
陳富雄
Kuala Lumpur, Malaysia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注解自己
不如自己動手寫吧!
(總好過每天讀不知所謂、不知所云的文稿)
熱門文章
和諧與疏離的對話
《種族關係》教科本終于出爐,其實如果這本書若在40年前面世,恐怕會是一個笑話,怎麼要浪費2個學分來刻意學習一些實踐性的事情? ──這等于出書教你如何用剪刀,但現在這本教科本成為工具化的需求品,就好像特設的國民服務計劃一樣,潛藏著團結人民的議程。 詳讀這本幾經修改的教科本時,當然會...
黃明志為什麼需要道歉?
鬧了這麼久,黃明志終于道歉了。 上週日接到一個讀者的來電,他對黃明志改編國歌的事件發表了一些意見。可是沒有辦法在報章上刊載出來。 我記得他說,黃明志又沒有放炸彈,為什麼需要道歉? 這名與我同姓而硬是不肯報上真名的陳君讀者說,黃明志事件,是無風不起浪,而黃明志是用他自己的方式來表達...
陳玉康:要搞華教,黨性先放家裡
原文刊於:東方日報 2012年9月1日「1號人物」版 報導:陳富雄 1968年彭亨8間獨中即宣告煙消雲散, 陳玉康在彭亨申請復辦獨中,卻長跑這條崎嶇路20年。 為了彭享華裔子弟母語教育傳承,陳玉康求的是止於至善;他大街喊小巷道真相,狂飆卻鏗鏘。對華教他不...
聽不見的嘆氣
負責報館4樓的一名清潔女工是位中年失婚媽媽,有一次她向我提及她最大的困境是:一家三口在首都租房太貴,工作養家又無法照顧兩名行動不便的子女,偏低薪水又要付房租和褓姆費,財務上捉襟見肘。她一直希望能入住擁有政府組屋來紓困。 她說她曾經到過吉隆坡市政局去查詢如何申請人民組屋,但因不符資...
學中文.學英文
每天面對的除了含混其詞的新聞報導,最煩憂的還有破爛的英文翻譯。更甚的是,甭說有同事使懶動用谷歌翻譯器翻譯英文而一塌糊塗,有時連讀一些中文稿件讀得一頭霧水──到底是怎樣造句的呢?怎麼造成如此不通順、用詞不準的中文出來?到底這些稿件的下筆人要表達什麼?又或者為什麼有些人會一直會打出錯...
官方打啞謎 人民危機「霾伏」
原文刊於: 東方日報,2013年6月23日 印尼煙霾上週六起已大片蔽空,籠罩大馬,然而要尋找煙霾資訊,也如同陷入五里霧。例如,若用手機上網查大馬的空氣污染指數,輸入環境局網址後,迎來是「歡迎瀏覽」的小窗框,只能按「關閉」,之後整個頁面會強制性轉去簡陋手機版網頁,裡面空空如也...
從地下到凡間
如果說大學生是社會的眼睛,那麼大學也是社會的縮影。 博特拉大學近年來紛擾不斷,都是弄權下而泛上種族色彩,也是當今時勢的一種折射。例如博特拉大學華文學會在大學成立16年後至今仍是非法組織,就是讓大學生認識社會時所嚐到的一記耳光。 博大是我的母校。以前我在唸書時,博華活動被逼在沙登華...
杜乾煥專訪:從心所欲不逾矩
杜乾煥承認,曾在政治體驗過被打敗的感覺,但這是常事,並分析原因有二:第一,未必獲得黨相同的想法,第二:要獲得資源來辦事不容易,也不簡單。 報導:陳富雄 一號人物:杜乾煥 刊于2011年7月1日,東方日報 杜 乾煥比我想像中較為瘦小,然而有一種溫潤的氣質,說話溫文,條理清晰,最...
建築師林福發:規範是用來挑戰
Point 92 因只佔地0.92英畝而取此名,最引人入勝的是樓中央開闢高達6層的空中樓閣,是林福發的精心力作。 刊於 2012年10月1日,東方日報,「一號人物」專訪 報導:陳富雄、蘇正義 2年前,建築師林福發開始身體力行,...
巴生港口自由貿易區(三):還未蓋棺前
導讀: 有人說現在就批死巴生港口自由貿易區,是言之過早,我就想探討一下到底自由貿易區是什麼一回事,當然還要四週瞧瞧,我們到底有多少個成功與失敗的自由貿易區。 其實說透了,什麼自由商業區或自由工業區,最大的甜頭是減免稅務,物流其實只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因素,如果這些工商區成功騰飛的話,...
文章分類
《東風》專欄
(52)
東方群英會
(36)
生活插曲
(31)
一號人物
(21)
評論
(20)
《太陽底下》專欄
(19)
《東方雄起》專欄
(15)
政治
(14)
甘文丁扣留營
(11)
專訪
(9)
汽車
(6)
巴生港口自由貿易區系列
(5)
日本之旅
(5)
舊回憶
(5)
國會.拉闊
(4)
電影
(3)
文藝創作
(1)
書評
(1)
谷歌我
翻箱倒篋
Followers
Follow this blog
只能意會
在大馬的種族政治裡,就會以膚色來區分。而在跨年時分,讓我們來彈評一下時勢。
2007 ended with MIC in trouble,
2008 starts with MCA in trouble.
UMNO....always in trouble.
0 把回音: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Blog Archive
►
2013
(1)
►
6月
(1)
►
2012
(16)
►
12月
(1)
►
11月
(1)
►
10月
(1)
►
9月
(1)
►
8月
(2)
►
7月
(1)
►
6月
(1)
►
5月
(1)
►
4月
(2)
►
3月
(3)
►
2月
(1)
►
1月
(1)
►
2011
(13)
►
12月
(1)
►
11月
(1)
►
10月
(1)
►
9月
(1)
►
8月
(1)
►
7月
(1)
►
4月
(2)
►
3月
(1)
►
2月
(2)
►
1月
(2)
►
2010
(40)
►
10月
(1)
►
9月
(7)
►
8月
(4)
►
7月
(6)
►
6月
(4)
►
5月
(4)
►
4月
(5)
►
3月
(2)
►
2月
(3)
►
1月
(4)
►
2009
(50)
►
12月
(1)
►
10月
(4)
►
9月
(2)
►
8月
(12)
►
7月
(4)
►
6月
(4)
►
5月
(3)
►
4月
(7)
►
3月
(2)
►
2月
(3)
►
1月
(8)
▼
2008
(87)
►
12月
(3)
►
11月
(2)
►
10月
(6)
►
9月
(7)
►
8月
(5)
►
7月
(7)
►
6月
(6)
►
5月
(11)
►
4月
(7)
►
3月
(16)
►
2月
(9)
▼
1月
(8)
解讀大寶森節列公假
公僕美麗的峇迪衣
電眼的盲點
真正的1號人物
只能意會
告別式
就是兩回事
我的08年年刊
►
2007
(65)
►
12月
(8)
►
11月
(1)
►
10月
(4)
►
9月
(3)
►
8月
(12)
►
7月
(1)
►
6月
(8)
►
5月
(12)
►
4月
(4)
►
3月
(5)
►
2月
(3)
►
1月
(4)
►
2006
(33)
►
12月
(3)
►
11月
(6)
►
10月
(4)
►
9月
(5)
►
8月
(3)
►
7月
(4)
►
6月
(4)
►
5月
(4)
Loading...
訂閱
發表文章
Atom
發表文章
留言
Atom
留言
0 把回音: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