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My amplification
I invent nothing, I rediscover 陳富雄部落格
Home
About
Contact
Subscribe
我是…
陳富雄
Kuala Lumpur, Malaysia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注解自己
不如自己動手寫吧!
(總好過每天讀不知所謂、不知所云的文稿)
熱門文章
墜天橋
那是極速地往前沖,整個腳是失控地無法踩到油門,我已知道沒有法子再掌控到整輛車子,車子就是以迅雷般的速度往下墜落,我知道我是從天橋俯衝,我的前方是一個拉拔成尖錐形的無底洞… 那種害怕是,你不知道粉身碎骨的那一刻,感覺會是什麼。 ● 今日早上駕著車上班,路經舊巴生路,我如以往地在躦著...
從地下到凡間
如果說大學生是社會的眼睛,那麼大學也是社會的縮影。 博特拉大學近年來紛擾不斷,都是弄權下而泛上種族色彩,也是當今時勢的一種折射。例如博特拉大學華文學會在大學成立16年後至今仍是非法組織,就是讓大學生認識社會時所嚐到的一記耳光。 博大是我的母校。以前我在唸書時,博華活動被逼在沙登華...
有人說.對不起
●有人說, 「咦怎麼你今天穿這樣的衣服…來上班?」 我說,我只是穿一件普通的T恤。週六我就是穿這樣的衣服上班。我就是這樣的。 對不起,我需要為你對我的不了解而負責嗎? ●有人說, 「我讀到你的部落格。但是你這寫這樣的東西不好。」 我說,我只是寫我在新聞上沒有辦法寫的東西。那是我個...
(沒有標題)
有時我會想起自己中學時曾經是合唱團的團員,可是我只是一個男低音,站在最后一排唱著一組組不動聽旋律的音符,為這些音符發出聲音。我才發覺自己對歌唱有恨鐵不成鋼的熱情,因為我始終無法做獨唱的男高音。到現在我也沒有再去卡拉OK唱歌,只知道自己的歌喉充其量是低沉的嗓音。 以前我也每年參加...
就在印度
在夜深的時候扭開電視機來看凌晨電影,有時會發生一場美好的邂逅。 例如日前我無意間扭開Star Movie頻道時,就看到一齣戲。起初是不在意,我只是讓電視熒幕停留著──一個在網絡購物公司服務的美國年青人因公司重組,被老板派遣到印度當呼叫中心的經理,順道訓練當地的員工,事實上是一種流...
大鐘樓的仰息長嘆
全國大選成績教人驚魂未甫,但也快要一個月了。政治局勢高潮迭起的背後,也製造種種議論。然而,這只是茶餘飯後的話題,而不是柴米油鹽的生活主題,如今塵埃未落定,到底我們幾時能找回生活者的主軸? 我每天上班時經過吉隆坡蘇丹阿都沙末大樓(俗稱的大鐘樓)時,就會有很多感觸。畢竟要經過這幢歷史...
瑪莉:麻醉為業不昏沉
文:陳富雄 刊于《東方日報》,2011年9月1日 小檔案: 1號人物:瑪莉.蘇瑪.卡杜莎醫生(Mary Suma Cardosa) 年齡:55歲 出生地:檳城 職位: 大馬醫藥協會主席 現職:雪州士拉央醫院麻醉科顧問醫生 士拉央醫院疼痛學專科...
為何還要這般神氣?
國際貿易與工業部長拿督斯里拉菲達昨日說,不會「乞求」外資來馬,而要是外資不認同大馬的30%土著股權限制,隨時可以到中國投資,大馬可對他們說「拜拜」。 拉菲達這句話聽起來相當駭人。這情況就像一個食客進到一間食肆裡叫菜後,發覺味道不合口胃,向店主反映意見,店主說:「如果你覺得食物不好...
我的08年年刊
報館每年都有在新年元旦時出版年刊,每年都撰寫年刊專文,回顧起來時,總會有物是人非的感覺。特別是我近來翻查到我在2004年阿都拉接任首相3個月後就出版的年刊。當時整個國家都陷入新政新氣象的憧憬中。我在兩版的文章中寫出了種種民間的期望──其實也是一種人云亦云的文章,大家當時就是談反貪...
Tomio in Japan:日本遊記*1
以前在大學時,副修日文來作補充學分是一種時尚、歷久不衰的風潮。我身邊的同學朋友還需要清晨4時到語文學院排隊,來求取學額! 這種夸張的哈日程度,我覺得驚訝,為何日文如此受落?所以我選擇逃離日文,我就是不學日文。有一種自鳴清高的優雅,我跑去學泰文。 然而在10年後,只會一兩個日文單字...
文章分類
《東風》專欄
(52)
東方群英會
(36)
生活插曲
(31)
一號人物
(21)
評論
(20)
《太陽底下》專欄
(19)
《東方雄起》專欄
(15)
政治
(14)
甘文丁扣留營
(11)
專訪
(9)
汽車
(6)
巴生港口自由貿易區系列
(5)
日本之旅
(5)
舊回憶
(5)
國會.拉闊
(4)
電影
(3)
文藝創作
(1)
書評
(1)
谷歌我
翻箱倒篋
Followers
Follow this blog
只能意會
在大馬的種族政治裡,就會以膚色來區分。而在跨年時分,讓我們來彈評一下時勢。
2007 ended with MIC in trouble,
2008 starts with MCA in trouble.
UMNO....always in trouble.
0 把回音: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Blog Archive
►
2013
(1)
►
6月
(1)
►
2012
(16)
►
12月
(1)
►
11月
(1)
►
10月
(1)
►
9月
(1)
►
8月
(2)
►
7月
(1)
►
6月
(1)
►
5月
(1)
►
4月
(2)
►
3月
(3)
►
2月
(1)
►
1月
(1)
►
2011
(13)
►
12月
(1)
►
11月
(1)
►
10月
(1)
►
9月
(1)
►
8月
(1)
►
7月
(1)
►
4月
(2)
►
3月
(1)
►
2月
(2)
►
1月
(2)
►
2010
(40)
►
10月
(1)
►
9月
(7)
►
8月
(4)
►
7月
(6)
►
6月
(4)
►
5月
(4)
►
4月
(5)
►
3月
(2)
►
2月
(3)
►
1月
(4)
►
2009
(50)
►
12月
(1)
►
10月
(4)
►
9月
(2)
►
8月
(12)
►
7月
(4)
►
6月
(4)
►
5月
(3)
►
4月
(7)
►
3月
(2)
►
2月
(3)
►
1月
(8)
▼
2008
(87)
►
12月
(3)
►
11月
(2)
►
10月
(6)
►
9月
(7)
►
8月
(5)
►
7月
(7)
►
6月
(6)
►
5月
(11)
►
4月
(7)
►
3月
(16)
►
2月
(9)
▼
1月
(8)
解讀大寶森節列公假
公僕美麗的峇迪衣
電眼的盲點
真正的1號人物
只能意會
告別式
就是兩回事
我的08年年刊
►
2007
(65)
►
12月
(8)
►
11月
(1)
►
10月
(4)
►
9月
(3)
►
8月
(12)
►
7月
(1)
►
6月
(8)
►
5月
(12)
►
4月
(4)
►
3月
(5)
►
2月
(3)
►
1月
(4)
►
2006
(33)
►
12月
(3)
►
11月
(6)
►
10月
(4)
►
9月
(5)
►
8月
(3)
►
7月
(4)
►
6月
(4)
►
5月
(4)
Loading...
訂閱
發表文章
Atom
發表文章
留言
Atom
留言
0 把回音: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