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斷氣、沙啞的嗓音開場後,投訴著她的1萬美元的高跟鞋疼死了,然後在舞台上叫人除下鞋子,再跑到後台換鞋,然後「美夢成真」(Make it Happen)的音樂奏起至一半時她又冒出來,但「噸位過重」,瞬間就重重地摔在舞台上。
在後的男舞者笨拙地扶起她時,她一邊說:「我真的讓這發生啦!」來解圍。過後她揚著手,傻呼呼的工作人員端出礦泉水以為她要解渴,豈料她假手于人要5人一起為她脫鞋,整個舞台就成了兵荒馬亂的鬧劇。
是否覺得大馬的政治舞台,也是這樣的寫照?一人高高在上發號施令,卻破壞秩序、搖晃體制,卻依然在台上享受著台下盲目的掌聲?
即使瑪麗亞在台上多麼地糗,但舞台讓人陷入自我沉溺的盲點。當照明燈照著你時,你彷如只有一人看不見前方,而台下的歌萬歲頌無疆喊聲不絕。
當然舞台也可以塑造不朽的傳奇。瑪麗亞凱莉玩花俏高嗓音、寬音域,出道20年卻影響著後輩新晉阿姐的唱腔與演繹。這就是所謂的垂範、傳承。
20年,是一代人的歲月啊!就如前首相敦馬哈迪執政22年怎樣影響大馬幾代人的國運,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當我在1990年起聽著開始走紅的瑪麗亞唱著「愛的愿景」時,適逢前首相馬哈迪當家主權高喊著「2020年宏愿」、「馬來西亞能」等的口號。
而聽著瑪麗亞與重溫馬哈迪的奮袂狂歌,總讓我遙感相應著歷史回憶的交叉點。
九十年代起大馬也正接受著馬哈迪的先鋒領導洗禮,形同一場飆歌,演繹著大馬的繁華盛世,但重形式、輕內涵──打起民族主義、操弄著民粹精神來打造宏愿,加上金融市場興盛與外資狂注推動經濟,一系列的霸級計劃誕生,馬哈迪銳進的施政手法乍看推向大馬輝煌期的高峰。
所以大馬在馬哈迪統領下發光發亮,但只是個人權力意志的表現。一如瑪麗亞凱莉即使唱片大銷,多首歌曲登流行榜,但樂評家後來被批為只用氣音,而非真聲,有演繹沒靈魂,就是俗語說的「有姿勢、無實際」。
到後來她的歌路驟改為黑人的嘻哈音樂,馬來西亞也正進行著政治變奏。
舞台只有荒老的傳奇,沒有不滅的神話,現在歌壇已是眾星熠熠,而瑪麗亞只是星光邈邈。歌手所應秉持的舞台表演、專業精神、實驗創意,與時並進等,瑪麗亞不及前輩麥當娜,也追不上後輩女神卡卡。
看著這過氣歌姬重挫在舞台上,總讓我感到諷刺與錯愕,怎麼會有如此拙劣的表現?而有時看著一些江湖政客仍大放厥詞,也會駭然怎會有如此迂腐思維?
但不論娛樂圈或政治圈,起落盛衰是常態。有太多眷戀舞台的巨人,不知今夕何夕,忘了舞台只是一簾星塵聚散,還一邊彈唱著陳腔濫調,例如種族、宗教議題濫調等,不愿背光燈退場,拒絕看看舞台下的變化。
到最後,我們看著奢靡的瑪麗亞穿著高跟鞋、狼狽地摔在舞台上,我們嘲笑著她當眾出醜。但在睥睨著、深思著時,有時摔下來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個國家。
(刊于2010年9月30日、《東方日報》、「東方群英會」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