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老課題,不過卻是中文報記者常常會面對的老問題,就是名詞翻譯,特別是公司、產品、地方名、酒店、公寓、花園住宅區等的名字翻譯。
做為中文報的新聞從業員,許多時候遇到翻譯時不是感到束手無策,而是感到大馬華社的翻譯機制薄弱失靈感到悲哀。
先以我早前採訪汽車新聞時就面對的問題。PROTON國產車因為早在20面前面市,而多得我們的前輩們翻譯,以致出現了「普騰」這音譯名詞。PERODUA則是取意義,卻取了一個冗長的「第二國產車」的名詞,是粗糙又逼于無奈的敗筆。
至于其他外國汽車品牌,如本田(honda)、豐田(toyota)、雪佛萊(Chevrolet)等是跨國企業已享有國際品牌,在中港台三地都有慣有的譯名,馬來西亞只直取就可以了。
可是,目前馬來西亞出現愈來愈多不同類型的商品、企業公司等,都欠了一個大體、正規的中文譯名。就如今天我在寫新聞時要寫到新開張的Pavilion、The Garden購物廣場時,我詢問了同事與查遍網上資料,才發覺這兩家霸型購物商場是沒有中文譯名的。
難道私下將Pavillion譯成「柏威廉」?那The Gardens呢?就用「花園」吧?!但不能膚淺地望文生義。
我不知道這兩家購物廣場的公關部門是否有華人,正確來說應該是深諳華文的員工,即使是有,他們也沒有真正的中文譯名。現在連中文報章在稱呼這兩家廣場時,都會打上英文字母,使到中文報章的版面出現華洋參雜、中英交錯的不良現象。
究其實,也是這些私人企業根本不在意冠上一個正式的中文名字,中文,並不在他們的品牌包裝策略裡面。
當然我們還有更多的例子,相信財經組的同事會面對更多類似的問題。我是每次遇到譯第二國產車或是普騰推出的新車款時,就會覺得頭痛,因為這些新車款的中文名字,理應是作為生產商的公司自取的,但這些翻譯工作就落在中文報記者的身上。但如何譯到信、達、雅的譯名時,這是很考功夫的作業。
我平日遇到這種特別名詞搔破頭腦譯不成時,就會谷歌搜尋一下來得到靈感。有時看到中港台的翻譯時,會發出驚嘆號。
我當然試過詢問普騰旗下的車款是否有中文譯名。但據我所知,整個普騰的公關部只有一名華人,而這名華人也不懂得中文的。
※
中文媒體扮演的翻譯角色不夠全面嗎?但我想,這是與整個社會的華語運用風氣有關的。
有時我很懷疑,當我們都說中文日益吃香、中文隨著中國強盛而抬頭時,但是這只是一種自我安慰的說法,因為即連不少是華人老板的本地華資公司,也沒有堂堂正正地為他們的公司或產品(包括地產產品)取中文名。
這也反映出大馬人對中文譯名是「沒有要求」的,主要是在大馬的多元社會裡,大馬華人諳多種語言,以致降低了對中文譯名的堅持,因為只要提英文名字,他們就知道所指何物,達到彼此交流與溝通的目的。
這不是一種健康的現象。因為這將影響到整個大馬華人社會在運用中文表達時的能力。不少華文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須摻雜幾個英文字來表達中文。其實,在大家的集體意識裡,深藏著一種鄙視中文的媚外心態──反正說起英文名詞來就能達到溝通目的,何必堅持中文譯名,甚至語句中文化?
但事實上,當整個社會都集體邊緣化中文譯詞時,直接採用英文字來表達時,也在降低著多語溝通、理解與運用的能力,更是一種單元化的思想運動。
目前是信息大霹靂大爆炸的時代,當我們提及科技、經濟、貿易等的課題時往往就因英文詞匯凌駕至上,我們只是鸚鵡學舌般學著發出這些字眼的語音來表達,可是要正規地譯起中文詞時,我們沒有辦法回到中文思維的脈絡裡,到最後,出現了大馬獨有的囉惹式英文或中文表達方式,因為思維脈絡混亂了,導致兩頭不到岸。
由于現今的大馬企業都不注重華文,中文媒體為了遷就這些企業的意愿,當他們的公司名字或產品見報時就放上英文字方便「稱呼」,這是一種折衷方案,但也養成讀者另一種中文媒體讀者的囉惹式的閱讀習慣,貽害中文的運用。
你或許會為大馬的華文文化引以為傲,因為大馬社會裡還有華教,中文報及華團三大支柱,可是當中文使用者旁落翻譯,書寫語與口語日漸英語化時,其實也是捍衛華人文化的另一個大缺口。
※
很多時候我採訪時遇過「香蕉人」。向他們索取名片時,他們不懂得自己的中文名字,甚至不知道如何寫,這一點我不會介意,因為這是他們捨棄已身文化的個人意愿與選擇。
可是有好幾次,這些採訪對象就對我說:「你就直接將我的英文名字寫出來,反正說了中文名字出來,沒有人知道那就是我。」
但是,這種說法未免太過荒謬了吧!我想問他:你有試過讀英文報的時候,有出現過中文字的人名出來?
這是天方夜譚的事情。在英文媒體裡,一律是用羅馬字母拼音而成,即使是那是無法翻譯的詞匯、觀念等,都會用羅馬字母拼成,所以我們聽到FengSui、KungFU、Yin Yang或Tao等的譯詞。
可是,為什麼中文媒體,甚至作為主流的中文報,我們卻允許英文字出現在讀者的面前?
※
當然,馬來西亞其實有一個華文規範理事會的,這個由各領域、各報館的高層組成的理事會也負責本地的一些譯詞與規範用詞──包括我們聽到抝口的「泰米爾」這字,要縮寫原是「淡米爾文小學」時怪異地變成「泰小」,讓人誤以為是「泰語小學」。
但是這項規範指南並沒有真正地實踐著,以「泰米爾」為例,除了本報外,沒有任何一家本地中文報章會使用這字,大家仍照用著「淡米爾」。
如果是陽奉陰違,那麼這理事會存在的功能是什麼?難道只是掛名?
說其來以新加坡鄰國為例,雖然整個以華人為主的社會是以英語掛帥,同時華文水平只強于聽、說階段,可是在譯詞方面是做得有規模的,至少以《聯合早報》為例,就有一個齊全的統一譯名網站供查詢,但馬來西亞是否有類似的做法呢?
※
言歸正傳,我們作為中文媒體的一份子,遇到一些平時常見的地方名等的特別名詞時,不如就動手自己翻譯吧。
就讓我們作先鋒譯起來。那Pavilion該譯成什麼好呢?我覺得「柏威廉」聽起來還不錯。深圳有一間叫Pavilion的酒店則「聖廷苑」為譯名。但是,我們不知道可否將Pavilion自己詮釋後,再譯成鐘意的名字如「北維延」、「帕威蓮」或…?
3 把回音:
你也不用太在意。要知道,许多华人的名字,不是以音译方式处理,不是如chen fu xiong,而是以教名的方式,虽然他们不是基督徒,因此就来个Peter Tan.对于深送中文文化影响的我们,或许很在意名字。他们也在意的,不过他们更在意的是,他们所面对的商业群众以及语言使用群是那些。马来西亚人大部分都是操双语的,就如你我取个集合的最大公约,英文就是最大的公约。因此生意人,取名,最伤脑筋的是哪个响亮的英文发音。至于中文名字,仅是翻译,也就陪坐的份。除非有一天,某某商场以中文为命名,如 “好益多”HAO YI DUO那才就是你所希望的。不过在这里,这样的坚持就好像偏安政府一样,显得堂皇而苍白。
J:我就是點出華文譯詞這種陪坐的份兒。我指的中文譯名,不是要強求這些商家或企業等用一個沒有意義的音譯詞出來,而是另一個有涵義的中文名出來。
可是,這些商家企業都沒有納入這種考量。
例如新加坡也是英語凌駕一切的國家,但為什麼他們也週全地顧及到中文譯名呢?例如烏櫛路的ViVO City購物廣場,中文譯名就是「怡豐城」,我覺得這名字優雅而有品位,怎麼樣也與「VIVO」牽扯不起來,因為不是音譯名詞,或許怡豐城這三字帶有什麼含義我不清楚,但至少不懂得英文的人,知道那地方叫做怡豐城。
再以中國來看,也不是所有品牌都是用類似「好益多」譯成hao yi duo來打響招牌當品牌,例如「聯想」電腦的英文品牌名字就是Lenovo,這也是兩個截然不同含義。
但是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馬來西亞的商家拒絕將華文名字納入他們的產品品牌包裝內,而馬來西亞懂得中文的華人並不少啊!
就让我们期待相关的企业单位,在聘请广告公司或是他们自己的公关单位时,能够纳入多一些拥有中文思考能力的人才(这可是于仅是华小毕业的所谓华文教育的背景,要求高的多)。我想游川生前来在广告业混得不错,也是因为还是有商家,除了英文的名字要响亮之外,也希望自己的商标可以念得铿锵有力。但我想 Mr. Tan,要让商家们,社会大众们意识到中文也是一种语文,一种有许多人使用的语文,而不是别人以为的“方言”。那可是一条我们前辈前扑后续的长征阿。中文不是国家语言。我们就别再提起,别人不会以为你的中文文章掷地有声,而觉得你是这个国家的栋梁。纵然你的文章是好过很多外报的专栏。毕竟,我们的语言,不是人家认可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就别再提起。但是,事有转机。308后,政治变成了可能的艺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