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刊登教育部長希山慕丁的兒子英姿勃發的相片,這位17歲的少年看似靦腆,站在父親旁相對地散發出一種難得的沉樸,因為希山慕丁總是「表情多多」的一位皮肉高官,而聽到這少年傲氣地說「國會議員又叫又跳」,我心裡在想──幾時輪到你來到國會亂叫?畢竟我們馬來西亞的社會,特別是友族社會是迷信家族基因的。
然後,我們也知道原來教長在極力改善大馬的教育制度,呼喊著增強國民學校吸引全民就讀時,兒子卻在國際學校唸書,而且年杪就赴英國深造。
當然,也不是只有教長的兒子是被安排在國際學校唸書。只要有財力資源,只要覺得為下一代有更美好的未來,達官貴人的子女都不會是本地學校的「產品」。試問有多少個部長的子女是在國民學校與普羅百姓一起升學、畢業?
這是不是對本地教育制度投不信任票?這當然無法一言評斷。不過週三時首相署部長納茲里宣佈明年起所有的優秀大馬學生一旦考進等同美國常春籐級大學時,就可以獲得大馬政府透過公共服務局的「贊助」時,我就有這種聯想了。
考獲海外知名大學,確實是可喜可賀,也值得嘉許,包括以物質方面的鼓勵,特別是清貧的優秀生更需要財援來拔尖。可是,這不代表在本地深造的學生,就不需要更多的栽培。反之本地大學的整體教學更應劃撥更多金額來提升。
每年的公共服務局獎學金造成「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爭先恐后的壯觀現象,每個優秀生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迷思,誤以為攬盡所有科目的A,就應得獎學金,甚至每年有越來越多學生報考20科以上的科目。我相信明年起政府這種方針實行起來會加劇這種扭曲的價值觀現象。
同時,考獲不到海外獎學金的學生會到報章哭訴:我這么優秀為什么會落選?我要在海外學醫,我要服務人民云云。這等戲碼每次上演時,我就會內心苦悶想真正地質問他們:是否真正地思考過要學醫?有沒有想過做醫生是否適合自己。
同時,這些優秀生說到彷如拿不到獎學金到海外深造時,是一種悲憤的恥辱,甚至如同天下絕路。
問題是,這些年來有多少個獲得政府栽培的海外留學生畢業后返馬「忠誠報國」?又有多少人獲得貸學金的學生到最后有悉數償還?政府公佈這方面的數據時閃爍其詞。公共服務局沒有公佈過這方面的數據。
同時,即使這些留學生回來后,有多少人只為自己添名逐利,但是否有偉大地對整個社會作出非凡的大貢獻?
名牌大學不一定塑造有修養、有見地與學識的畢業生,我在國會會議廳裡聽到一名牛津校友的新權貴氣焰燎人地呼呼喝喝時,就覺得教育背景只是一種襯托,學術銜頭只是一個符號,包裝出一種偽階級、假尊卑,因為修養與學識是兩回事。
許多人忘了,我們注重「教育」多過「學習」,受過教育不代表有智慧。而放洋海外難道就一定是好中選優的精英嗎?為什么羈絆在本地大學的學生就不值得一提?
海外留學是好事,那是視野的開拓與文化浸淫后的洗禮,但不意味著那人有用心地學習與成長。你看我國的這么多年來國會議員及正副部長有多少位是放洋海外?但是,我們有達到第一流的國會思辯水平嗎?
橘生淮北則為枳,即使到了淮南轉一圈,是枳子的,終究也變不了橘。
0 把回音: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