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迪時代後的境遇

誰也料不到景觀橋無法銜接馬新兩國之餘,竟然成為前首相和首相之間的斷橋,以致前首相敦馬哈迪醫生昨日禁不住對政府領導權發出最辛辣和情緒渲染的言辭。

整個政府都成為馬哈迪嘴下的標靶,這次輪到其親手挑選的接班人。而馬哈迪也以一幅吃了暗虧後,豁出去的姿勢來放話,聲稱就是準備被回擊「砍頭」,其前屬下、人民的部長高官已陸續回話,語氣最重的是企業發展與合作社發展部長卡立諾丁,他已質疑馬哈迪的請辭沒有誠意,更說馬哈迪顯示了「真我風采」。

昔日的同僚兼屬下,如今在不同的領導權下對外的槍口一致,樹倒猢猻散後,就是萬里江山萬里塵,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寫照了。

從去年的國家汽車工業控股(普騰)撤換舵手、汽車入口准證爭議、普騰脫售MV Agusta,馬哈迪已按捺不住發言,到今年4月停建景觀橋的決定,才將馬哈迪的怒火升溫。

可是這一連串爭議浮上檯面後,一般的應對常態就會顯現,這也是一般高官鬧醜聞或是出現紕漏時的態勢:有人在勸解,大家要和和氣氣收場、又或是互相指責和推諉,指桑罵槐。

有者則是一犬吠形,百犬吠聲而隨聲附和;不論是撈取資本,或是真正的仗義執言,總之在各自保護利益時,症結問題還是掃在地毯下。

馬哈迪說:「我明白新任領袖要做一些『沖擊』,以在他們當權的時代留下痕跡」。他在位時為大馬締造經濟奇蹟,卻以急進式求變,以致被坊間指為架空財庫,留下爛攤子。

我們看到布城巍峨聳立與雙峰塔,成為大馬對外展示的美麗櫥窗時,會想起馬哈迪時代的個人意志狂飆的歲月。

回顧2003年時政治界紛紛討論「後馬哈迪時代」的論調,可是從如今馬哈迪的高姿態和擲地有聲的回響來看,這個前後之分已是灰色地帶。

馬哈迪現在留下一章戲味十足的續篇,或者也預演著巫統政治的變化。然而對一個時代,一代強人的懷舊,往往是一時榮辱,千秋功罪,只有翻起舊帳才幡然醒覺。

但是,人民是否會記得他也開過空頭支票?

0 把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