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上中學時,我認識幾個英語掌握能力極強的同學,不論書寫談都讓我們這些華小生自嘆不如。
後來才知道他們畢業自首都鬧市一間馳名的繳費私立小學,據悉該小學是上午採用國內教科本;但下午後就在補習班使用新加坡英文課本上課,鍛鍊學生的英語基礎,而每年家長都趨之若鶩為孩子報讀。
我這幾名同學在中學畢業後往歐美國家唸書,有者在英文報做記者,或在私人企業任高職。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英文底子強而無往不利。這是托新加坡英語課本的福嗎?這是因為我國的教育制度比較弱?這是教育商品化與貴族化後的好處?
昨日教育部長拿督斯里希山慕丁聲稱要放寬大馬國民就讀國際學校的條件,並矢言要將大馬的國際學校成為亞洲區域中心,也要避免人才流失等。
這項建議看似有前瞻性,可是再一次見識到外國月亮比較圓的迷思。加強國民學校成為全民首選的口號還未降溫時,各地華小也年年爆滿沒學額,以英語掛帥、標榜國際化求學環境的國際學校門檻一旦拉低,恐怕中產階級的華裔父母會擠著血汗漕茖悗臚l到國際學校讀書。
教育部聲稱要防範人才流失,減少外匯流失,言下之意就只有國際學校才能成為「梧桐樹」,以讓人中龍鳳「築巢棲息」。這是否也是一種自打嘴吧的招認,否決國內原有的教育制度?
曾幾何時,政府任何事都要成為本區域的第一。例如去年國家汽車政策要將大馬的汽車領域成為本區域汽車製造中心,高等教育部也喊出成為本區域高等教育中心總匯,于是我們看到私立學院如雨後春垂_起,但也濫竽充數;在教育商業化的浪潮下,也有一大堆有實力而沒財力的優秀生被棄在國立大學門外。
大馬的人才流失已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以致面對當今人才斷層的嚴峻現象。我們在「終身學習」之餘,其他國家的新生代已站在知識的最前端,而我們就終身去競逐。
教育部以開放國際學校門檻為名當然是好事,但實際上是變相的教育商品化;減少外匯流失其實是捍衛經濟利益,對人才流失只是隔靴搔癢而已,如何增強我國的教育體質、提升教育素質、改善就學環境來激發學習思維,還是交了白卷。
2 把回音:
我想你说的大概就是是马来西亚所谓的“国际化”努力。
和你分享一段文章 :
-------------
《將燈泡黏到牆上》作者 :龙应台
英語,當然非常重要,因為對於非英語人而言它是一個簡便的萬用插頭,放在旅行箱裏,到任何一個城市都可以拿出來,插上電。但是,我們不能因此以為電的來源就是這萬用插頭。事實上,插頭不能供電,英語也給不了思想和創造力。
.....
全球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手段跟技巧。你出版一本书,你要用什么样的手法使得这本书有芬兰文的版本、有土耳其文的版本、有日文的版本、有冰岛文的版本。那是一个手法。但是国际化并不代表说我们要我们自己的作家开始去学人家怎么写《哈利·波特》,国际化不是内容的改变,而是技巧的取得,这个叫做国际化。如果不掌握这一点,以为所谓的西化,或者说赶上国际,就是把我们自己的内容都变掉,把别人的内容来填塞自己的火车,放到铁轨上去,对不起,你如何去跟别人竞争呢?他为什么要你模仿的次等的二流的东西?因此全球化跟国际化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我们到底找不找得到铁轨跟铁轨衔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全球化的大浪里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
---------
moo_t:謝謝分享。我並沒有讀過龍應台這篇文章。不過,我寫這篇文章的立足點是,大馬在努力地「國際化」時偏向片面、短線利益的,而且以開放國際學校就以為是國際化,這只是一廂情愿的想法。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