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掩耳?

普騰前總裁馬哈里爾有一次在新車推介禮後,我們一行人對他前仆後繼追訪他發言,內容不外是普騰的表現、品質等的「指定」問題,大家都爭取一些出其不意的新聞材料,但馬哈里爾當時捉狹地作著掩耳狀,示意他不會評置,然後傳媒又落寞地一哄而散。

後來去年中與馬哈里爾做了一次訪問,當時他有問必答,還針砭時弊。在今年事過境遷,馬哈里爾從一個發燒的頭條人物,卻變成為一篇洋洋灑灑的文章也淪為報端上的「讀者來函」來處理,此次變成每人都掩著耳朵,我去採訪馬哈里爾前,不少同事朋友也問:「他還有話說?」

為什麼馬哈里爾還有言而不休的戰斗力?他昨天說,「人們可以改變對我的看法,但是不能更改我在普騰的成績單。我可以與你對質,但我們必須說真話,你不能玷污我的人格。」

從普騰賤賣MV Agusta,到普騰特召記者會回應,影射董事局遭馬哈里爾凌駕及做出不智商業判斷;再到傳媒處理新聞後,民間輿論和迴響已不強烈,社會對馬哈里爾「降溫」,權力的炎涼,點滴在心頭。

連馬哈里爾自己昨天向我們陳述他對國家汽車政策的意見前,他先做了開場白:「我不知道我還是否『切題』(relevant),但是這是我對政策的一些想法……」然後就侃侃而談。

不過,我還是將他的談話儘量報導出來,儘管馬哈里爾被認為是過氣人物。只要言之有物和有建設性,不理是販夫走卒的小人物,其談話都應傳達出來;但若是空泛喊話,應景作秀,即使是達官貴人黨魁,也不必過于渲染。

但普騰顯然對馬哈里爾已不聞不問,民間對汽車工業和普騰等的生態競爭問題也顯得愛理不理,是因為事不關己?這次誰在作掩耳狀?

然後,這些貼身課題又迅雷不及掩耳地落幕了,公義和真相似乎都是離題的課題。

0 把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