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致的從屬文化

補選,自2008年的308大選後在這兩年來,幾乎已成為一種政治常態,但週而複始的事情讓我們遺忘與麻木,試問你還是否記得這10場補選的候選人名字、是哪個州議席或國會議席?

然而,這些新聞的時效性只是一時。補選才來派糖果、各高官顯要達貴人大駕光臨如同作秀,是一場歡忭的嘉年華。在選舉中沒有政策的研擬與倡儀,議題貧乏至只會攻擊個人私生活來抹黑人格,最後雙方如同潑婦罵街般降格對罵,將一場選舉如此戲劇化,是大馬政治文化的短淺。

當然,最值得反芻的是一些政治人物的談話。這些政治辭令反覆無常,修辭術違拗常理,閱聽讀來是知覺麻痺,最後是感到空蕩與迷失。

國陣派出國大黨名不經傳的候選人卡馬拉納登來上陣,他在雀屏中選後說的話讓我印象深刻:「我要勝利,以作為首相納吉上任一年後的最佳禮物。」

卡馬拉納登的說法其實是十分玩味,或許他將勝選以禮物方式回贈首相,只是一種比喻、一句場面話。然而背後帶出來的是一種恩賜文化下,理所當然的酬謝儀式;因為意外中選,所以他以近乎朝貢式地來答謝。這是一種私性的回報,而無關公眾利益的,但這也反襯出一名候選人的從屬地位、掛靠關係。

上場競選就是要勝利,求勝就是不言而喻的唯一目的,選票促使勝利,那中選者當然應答謝選民的支持,並以爭取人民福祉代議服務議政,給選民送上禮物。收禮者是選民,而不是首相一人。

另外,我們還聽到首相納吉 國家核心領袖在本月初到烏雪實地拉票時說,「烏雪傳統上一直屬于國陣的,反對黨的『借用期』已到期。」換言之,現在是將議席如同貨品般奉還國陣。

308大選前,一般人就是因國陣「統治」半世紀而自我耽溺地相信:馬來西亞是屬于國陣的,這片國土由始至終都會唯一一個團體的資產,這種私有財產與從屬的觀感,是如此地深植到國民的腦海中,以致相信這就是真實。這也是為什麼2年前的全國大選,會被視為「政治海嘯」而驚駭到消化不了。

但這種財產觀念如此根深柢固時,居優勢者就出現了權力支使、宰制來保護財產久而久之的順民就樂于扮演從屬者的角色,在感情上、信念與價值方面都似向日葵般隨著陽光團團轉來朝拜,這種政治方面的從屬文化態度,在一場選舉時發揮得淋漓盡致,也所以說,當補選來時大拋銀彈、鋪橋修路,彷如大開恩,是一項需要回報的賞賜,繼而讓我們聽到什麼「華人不感恩」等的論調。

你會聽到選區可「借用」、將選區等同于物品可供抵押、租賃的概念,道出了背後的歸屬權、擁有權,原來選區如同掛牌商品般是擁有主人的。你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個選區不只是地理概念上的名字,即連選民的意愿也可以形同物品一樣,打包起來集體支配或卸裝,難道這就叫做「民主」?但一個政府、一個選區的代議士只是行政管理者,為何他們會以「持有者」自居?


(刊于東方日報,2010年4月22日)

0 把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