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來之筆以外


幾天前霹靂州新任州務大臣誕生時,成為全國焦點,首先是因為他的黨籍,接著是他海外留學學歷、專業精英形象,最後是他的華巫血統,連一個會說些許中文方言也當作是新大陸般報導出來。

或許大家未真正發覺原來在野黨也是臥虎藏龍的地方。相對之下,阿都拉在昨日宣佈的新內閣名單人選,過半閣員是熟悉不過的舊人,只是大風吹換部門,另有3個備受注目而新入閣的閣員讓人乍喜,似是神來之筆,其餘就是乏善可陳了。

這三人是再益依布拉欣、阿米爾山以及沙里爾。不過前兩者是以上議員身份入閣,而再益與另加一個在大選前不受點名上陣的瑪西達,都是失而復得,卻跨過選票洗禮擠入國家領導核心。而再益與阿米爾山都有指定的特別任務來擔任。

如果細心想一想,難道國陣旗下中選的議員,沒有合適的人選來進行司法改革、提升國家行政效率?以致需像當年第二財長諾莫哈末與前教育部長慕沙般向外延攬?或者也是內定人選在大選時「所剩無幾」才出此下策,但這也是否折射出我們票選的領袖人才凋零?

攜帶超過380萬令吉現金出國,引起貪污嫌疑的老將,竟然也可以入閣,倒是教人感到莫名其妙,也讓整個內閣蒙塵。

除了拉菲達出局,較能製造話題以外,其餘不少曾經口出狂言的部長或副部長,仍然官運亨通,只是他們是否會像過去般口沒遮攔?誰會忘記裸蹲案時怒吼叫外國人不滿可以滾回祖國去的言論?還有誰曾經說過會對「公正之行」會不屑一顧,甚至裝襲作啞?還有一些更說過要管制部落格云云。

至于更大部份的閣員,在良莠不齊的印象下,由于只是「中規中矩」,少了媒體曝光,就顯得黯淡了。

我記得前高教部長拿督慕斯達法在上屆內閣改組時,取代沙菲宜出任時,大家也對他寄以厚望,更以他的教育背景、學者出身等大作文章,認為他可以勝任高教部長。他在位時只是推行過一項大馬高教發展大藍圖較讓人有印象,但當中要催生一個「甘榜式」、自我評選的「頂端大學」時,則是貽笑大方。

到現在,大馬高教是否就有成績?我們還未看到成果,慕斯達法的政績無甚建樹下,又被調任到農業部,而改由更加「名不經傳」的卡立諾丁(前企合部長、更早前是工程部副部長)。

卡立諾丁有多少斤兩沒有多少人知道,我只記得他在掌管企合部時,企合部總部的大禮堂天花板崩塌下來(儘管這不關他的事),但他是否有做過什麼大改革或突破,想起也要搔破頭腦。

此次的內閣是否有真正的瘦身?事實上是沒有,多了一個四不像的「非部長」卻享有部長待遇的莎麗札,其實是比上屆多了一個人。

同時,內閣是否真正反映出族群比例?答案也不見得是,因為32個部長職中,巫統就佔了22個,另加一個理應是日後加入巫統的阿米爾山,比例是高達71%。

是否唯才是舉?明眼人是心照不宣。

至于沙里爾與再益雖然過去形象鮮明,如今賦以重任,他們改革派的作風,是否發揮前鋒角色,人民不求敗筆再現,只期待他們偶爾也會寫下神來之筆,畢竟在整個客觀大環境、盤根錯節的結構體制下,螳臂擋車下會有新火花嗎?


此為加長版的專欄文章。

0 把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