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迪部落格奇觀

「誰是馬哈迪?」我在書局看到一本有關馬哈迪的漫畫,那位漫畫家在序言中如此問大家。為了讓大家了解我們的前首相,他就以漫畫方式來述說馬哈迪的生平。不久前馬哈迪還親自推介這本漫畫。

馬哈迪除了是大馬前首相外,他已成功以另一個形象出擊──部落客,更從中贏得人潮的注目禮。馬哈迪在去年5月時才推出他的部落格,在短短三個月就突破百萬點擊率,如今7個月後已超過千萬人次,平均每個月有百萬人去閱讀他的部落格。

這種驚人的速度說明了什麼?全球對馬哈迪部落格的捧場,豈止是一場懷舊,而是他的影響力──我們在2003年11月時談起「後馬哈迪時代」,但事實上他並沒有離開過大馬人的生活,而且馬哈迪似乎越來越相關了。

馬哈迪的部落格在新的一年搬家,還特地開闢了橫幅與邊版對聯的位置讓廣告商置放廣告,而且橫幅廣告費率更是高達每天1000令吉,其餘對聯廣告則是300令吉與400令吉。

而根據其收費,廣告商必須至少刊登一週的橫幅廣告,那麼短短一週這網站就有7000令吉的收入,比大馬人一般中產階級的月薪還高!而一個月就有2萬8000令吉。

當然馬哈迪的部落格有這種資本來征收如此高昂的廣告費,別忘記馬哈迪在當年日治時代也曾經做過賣炸香蕉的小販,他的商業頭腦與賺頭似乎沒有消失過。

若不談馬哈迪部落格的人次,其留言篇數也相當「洶湧」,少則百來篇,多則500篇以上。他之前控訴其談話遭到主流媒體報導的封殺,如今可說是突破重圍,更成為不少主流媒體引述的來源,還成為「商業化」的部落客。

這種反客為主的趨勢,可說是一項奇觀,絕非因為馬哈迪僅僅是一個前首相如此簡單。

馬哈迪的部落格可說是更新得相當頻密,幾乎是每日一文,有時甚至一天兩則文,對網民而言就形同有一位國家前領導人每天與你對話、話家常,那種文字上的交流像是一位長輩與你在聊天。除了針砭時局,他偶爾也會透過小品文來抒發心情。

有一次我讀到他在開齋節期間叮囑大馬人要小心開車回鄉,意外地感到有絲絲地溫馨,但閱讀其他在位領導人類似的叮嚀時,卻是一般感受。

當然,馬哈迪的書寫功力、表達方式與其思維,是值得現今的政治人物學習。他要談論巫統或馬來族群等題裁的文章時,會以馬來文書寫;國際課題則多以英文書寫。而且每篇文章都是以重點式的分段方式來區隔,而且文筆流利,就是要閱讀便捷。

從他處理與經營部落格的方式,你可以知道他是一個懂得運用最具效率的策略手段來達到目標的人。

印象中我讀過他提及巫統領導人與國陣模式時,曾經以多個比喻來講述同一件事情──「別為了驅蚊而燒蚊帳」、「別讓一隻老鼠毀了一鑊粥」、「別為了方便摘果實而砍掉果樹」等,力求就是要受眾明白事態的重要性。

相對之下,在新年元旦前的一晚,在友人家看著電視機播映著一則小廣告,我聽到有人問:「國家領導人的新年獻詞幾點鐘播放?」我納罕原來有國民愿意聆聽國家領導人的訓話,然而接下來那句就是:「哦,晚上9點?那我們要轉台。」

我心有戚戚然地想,馬哈迪在下台後的名聲仍處于高峰,是否是在弱勢領導下,社群對強勢領導與威信的另一種期待?在今年3月後,馬哈迪又見證第二位新首相接棒,他是否還繼續享受注目禮的禮遇?

0 把回音: